《人民日报》点赞浙能乐清电厂海水淡化项目

   作者: 人民日报       日期: 2024-10-22   

《人民日报》点赞浙能乐清电厂海水淡化项目。 乐电党群工作部 摄

原文如下(节选):

浙江省乐清市南岳镇的海岸边,几根管道连接着大海与岸边的厂区。

这里是浙能乐清电厂,夏季高峰时日发电量可达1.1亿千瓦时,日均消耗约1.7万吨淡水,是个不折不扣的“用水大户”。然而,浙能乐清电厂却获评省级“节水行动优秀实践案例”,顺着这几根管道,便可知晓原因。

“乐清沿海,淡水资源有限,而火力发电需要大量淡水。建厂之初,如何取水就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。”浙能乐清电厂运行部化学专工吴善宏介绍。自建水库、引用山区水源等多个方案论证下来都不太理想,最终从成本、效率等多方面综合考量,选定了海水淡化方案。“电厂依海而建,取用海水方便,运用成熟技术,综合成本大约是每吨5元。”吴善宏说。

海水虽多,却无法直接用于发电,需经过淡化处理。吴善宏说:“海水变淡水,关键是脱盐。”

在电厂的海水淡化车间,记者看到,一个个圆筒状的膜壳层层堆叠,海水通过高压进入膜壳,流经膜壳内反渗透膜,绝大多数溶解物质被截留,经反渗透膜脱盐后的淡水可直接供应全厂冷却、清扫、冲洗等环节工业用水和杂用水;如果再经过离子交换法脱盐处理,还能用于锅炉补给水,直接参与发电过程。

“这就是海水淡化比较成熟的‘双膜法’工艺,海水脱盐率可达99%以上。”吴善宏说,浙能乐清电厂每天最大淡水产出量2.88万吨,除了满足发电用水,还可用于园区维护、工人生活等。

淡水来之不易,“开源”的同时,也要“节流”。

通过实施中水回用项目,工业废水等经处理后被用于锅炉启动疏水冷却、输煤系统冲洗、厂区绿化等多环节,目前电厂已综合利用中水300多万吨,循环利用率达到30%。

《节约用水条例》提出,沿海地区应当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。如今,浙能乐清电厂已累计制取淡水5000多万吨,发电用水基本实现自给自足,在每年夏季用水高峰期,也不会与周边乡镇争抢淡水资源。

“浙能乐清电厂的海水淡化项目是非常规水利用的有益探索,对节省淡水资源、缓解市政供水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。我们接下来将继续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,将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项目纳入其中,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。”乐清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
Baidu
map